伴随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普及与发展,这些微媒介极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同时改变了公众获取新闻的渠道。不过,世界万物皆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昨天中午,一条关于温州动车发生撞车起火事故的消息占据了不少温州市民的朋友圈。发布者称,事故发生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境内,并附上一张黑烟滚滚的“现场图”。永嘉消防随后证实,这是一条谣言!发生火灾的是永嘉鸡笼屿鞋厂,目前火势已被控制。
得幸目前火势也被控制,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官方及时辟谣遏制了谣言的广泛传播也还铁路部门一个清白。先不论造谣者的目的,张冠李戴的以讹传讹反映了公众对铁路事业的高度关注。中国铁路不仅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媲美,更是中国走出国门的一张闪亮名片,任何关于铁路的负面消息都会极大影响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对于此次谣言受害者铁路部门,赞扬及时辟谣遏制谣言传播的同时,笔者提醒增强信息公开透明度,充分利用微媒介的特点,借助这些平台发布权威信息,不然会错失辟谣时机,反而会助推谣言的传播。
对于谣言造谣者,笔者愤慨有何居心,唯恐天下不乱?微媒介的灵活、便捷,让我们分分秒秒都能做一名“记者”,但记者有其职业道德约束,那就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违背新闻准则。报道事件本身要求真实可靠,在此次事件中造谣者是否意识到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可知对结果该负法律责任。不管是受人指使还是误打误撞,在发布消息前应该到现场确认内容的真实性,不能发布虚假消息更不能以“高铁”、“相撞”等字眼博人眼球。
对于谣言传播者,笔者提醒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切勿盲目听信网上传言。一些网民不核实、不咨询就随意转发,客观上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最高院已对编造传播谣言制定定罪量刑最新标准,通过捏造和散布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个人,警方也将依法严肃查处。谣言止于智者,作为网民我们应该:1、树立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打击利用网络传播谣言的行为。2、增强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文明上网、文明发言。3、增强我们的信息素养,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助长谣言的流传、蔓延,做网络健康环境的维护者,发现网络谣言积极举报。
谣言、谎言就像朵朵娇艳的毒花,引人驻足观赏,却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互联网的公信度,事实就像烈日,让谣言毒花枯死于事实阳光下。(文/章珺)
|